Thursday, July 31, 2008

alison




"The greatness of a man's power
is the measure of his surrender,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what you are,
or of who you are,
but whether God controls you."

愛是每一天的放下,及
每一天重新的拿起!
願我們去學習“愛”祂!

20th Dec., 76

rev. simon ho


何世明牧師是青中創校校長,之前在 co-ed 教授宗教。
他聲如洪鐘,對頑劣的學生會不留情面的責罵,但大家都知道老校心底是愛護我們的。
在他主理下,青中學生的成績極為理想,而聖誕慶祝會、運動會和音樂會也辦得有聲有色,老一輩的校友至今仍津津樂道,為母校引以為榮。
他熱愛古典音樂,也感染同學欣賞音樂。 記得他曾邀請黃友棣在早會講話! 而我和 samuel 就在他 70 大壽(?)送了一套 gigli 的唱片給他。
我對校長是既敬且畏。 由於在中四被選為團契團長,而團契在當時算是校內頗重要的學生組織,因此少不免要與校長打交道,而我是有點惶恐的,只因我為趕潮流,髮型往往較校方短髮的要求略長,故擔心自投網羅。 記得一次,背後被猛力一拍,隨後一把熟悉的聲音大聲呼喚我的名字,待我企定回望,原來是校長,此時校長卻柔聲提點,叫我是時候剪髮。 這叫我嚇個半死。
其實,我覺得校長對我是關愛寬容,也有所期望的,或許是大家都是來自保羅堂的緣故吧。

Wednesday, July 30, 2008

金寶楨老師


金寶楨是高中的地理科老師。
他坐鎮地理室,每次同學魚貫就座時,若稍有異動聲響,他會厲聲提醒,但上課時他卻好整以暇,帶著微笑講課。
或許那個年代的高中老師不少在國內本是富家子弟,或學養豐富在大學教書,只因大陸變色,才輾轉「流落」香港掛單中學,故他們總不經意地流露貴胄和書香氣質,金師也不例外。
補記一筆,金師對生愛護有加,使生對地理科不敢殆慢,其後亦能獲 A 等成績。

jumping high



忘記了最初為甚麼喜歡跳高。
自從高小開始,以至整個中學階段和大學初年,差不多每一年都參加運動會的跳高項目,也獲得不少獎牌。
喜歡比賽前嚴格的律己練習,也喜歡比賽時屏息凝視橫杆,待那絕佳的剎那出現在瞬間疾走騰躍的暢快感覺。


confused

環校舍最高一層似是某校董住宅,人跡罕至,遠離煩雜,成為我的「聖地」。
我常避開同學,獨自坐在梯間或溫習,或胡思亂想。
相片應在 73 年 3 月結業離校應付中大入學試前由同校弟弟拍攝留念,不禁流露離愁別緒。
領帶上扣上一個小呔飾,是一雙祈禱的手和十字架,給我心靈安慰。

middle six, 1972-73


青中中六文理各一班,這是兩班合照。
校長何世明牧師右邊是理科班主任黃緣偉老師,左邊是文科班主任方鏡熹老師。
第二排有王玉娟、郭素娥、郭鶯萍、李潔玲、張玉鈿;第三排有莫家熙、麥文源和我(右二);第四排有陳國強、劉逸南、黎幹生;第五排有王偉旗、梁照良、陳顯通、車永強。
比對相片,中一甲最終與我一起升讀中六的有 8 人,而相片中大概有 18 人入讀中大。

middle five, 1971-72


在青中,一級一社,以中五畢業年分並稱,我是 1972 年光社,黃為社色。
班主任是譚榮燊老師,他的教導幫助我在中大入學試歷史科摘 A。
第一排有郭鶯萍、曾秋雲、黃艷瓊;第二排有郭素娥、王玉娟、黃西蘭、趙詠筠、張玉鈿;第三排有容廣宏、莫家熙、李乃榮、李健明和我(左三);第四排有黎幹生、梁乃鴻、蔡新有、文禮山、余國林。
與我同坐的是一位漂亮文靜的女同學(第二排右五),當時的我除專心讀書外就只掂念著學校團契和保羅堂的信望團契,且性格易害羞臉紅,不慣與異性接觸,故一整年竟沒有和她談上一句話。

middle one, 1967-68


1967 年升中試放榜,華僑日報有我的名字,名字旁的校名是青中,於是開始我們的淵源;「一天青中人,一生青中人」,甚是。
熊碧章老師是中一(甲班)和中二的班主任,教英文。
第一排有曾秋雲、郭鶯萍、張玉鈿;第二排有郭素娥、王玉娟、黃西蘭、黃艷瓊、趙詠筠;第三排有文禮山、梁乃鴻、黎幹生、余國林、李健明、梁榮根、莫家熙和我(左五);第四排有容廣宏、陳以澄。

opening note

昨天讀到青中師兄何汝洛的網誌,述及不少人物前情,把原本塵封的中學往事與及環繞這段日子或前或後的其他生活點滴解封出土,得見天日。
這些經歷自然搭建了今日的我,也成為在生活衝激下仍能肯定自我和穩住步伐的一個根據。
網誌名曰 "in green pastures",實取自詩篇 23「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因昔日何牧師以「青草」為校刊命名,晚亦以此網誌記念故人。